股权激励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2022-01-17 11:01

论文总字数:15905字

目 录

1、绪论 5

1.1 选题背景 5

1.2.研究意义 5

1.3.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5

2、理论与文献综述 5

2.1相关理论 5

2.2.文献综述 7

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与公司绩效实证分析 8

3.1 研究假设 8

3.2.建立模型 9

3.3 变量设计 9

3.4数据来源和样本筛选 10

3.5.实证结果与分析 10

3.6.结论 12

4、结语 12

4.1.研究结论 12

4.2.建议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指的是政府或者国有的企业持50%以上的股份资本,或所持的股份资本的虽然没有达到50%,但是对其有实际控制权,对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做出的决定造成了较大影响的上市企业。2006年尾,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并实行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实行办法》后,股权激励制度至今已经践行多年。伴随着其不断发展,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08年又发布实行了《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些不断使得股权激励制度更加完善的措施一个接一个出现,我国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大环境也开始日益完备。不过现有阶段国有控股的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机制所需的内外部环境的情况仍不为乐观,比如说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经营者所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不健全,考核指标太单一,使股权激励制度缺乏可靠的支撑等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挑选了符合要求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中的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作为了研究对象并对其当前的股权激励的绩效进行样本分析与研究。

1.2.研究意义

鉴于如今越来越多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把股权激励制度作为提升企业绩效的首要策略,所以无论是实业界或是学术界,都需要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能否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实施股权激励制度与企业的绩效间究竟是存在正向联系还是负向联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在前人钻研的结果之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实证分析的手段,进一步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与经营绩效的联系做出研究,以此来判定股权激励制度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给出相关建议,从而来指导企业做出准确的战略选择;其次,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探索,除了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成长具备实际的指导意义,对于其他类型的上市公司也必能产生借鉴意义。

1.3.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这部分主要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此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先是整理了相关理论与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的文献,为下文的分析做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实证分析。基于前文的铺垫和分析,提出本论文的假设研究,定义相关变量(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然后构建回归模型,得出结论。

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总结第三部分得出的结论,并且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意见。

2、理论与文献综述

2.1相关理论

2.1.1.相关概念界定

(1)股权激励的概念

所谓股权激励机制是指,激励主体(所有者或者股东)在授予激励对象(经营者或雇员)以股份资本作为现实的权益亦或潜在的利益,从而激发后者能够从所有者的角度出发尽心尽职工作,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股权激励机制是一种能够较为有效的激发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管理方法。

2.1.2.理论基础

(1)委托——代理理论

随着现代企业的制度的发展,持有资本的人员的意愿开始想去找寻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企业的管理人员来经营管理企业,这使得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开始逐渐分开,从而开始产生了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尤其是在股份制企业开始逐渐发展后,伴随着股东的人数逐渐越来越多,股权开始变得越来越分散,资本的持有人逐渐开始退出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转而开始聘请专业的经理者来管理企业的一些日常经营活动,从而获得剩余的索取权。而职业经理人他们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在经营管理企业中所需的较为杰出的管理能力,他们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的经营管理服务,并同时担负着令企业资产保值的责任。从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资本的持有者与企业管理者的分工使得资源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逐渐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但是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的过程之中,存在着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中较为明显的问题有例如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有信息不对称或者其追求的目标互相背离等问题。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他们双方各自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在信息不对称时,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发生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多年以来,年终奖和年薪制等短期的激励模式使得管理者的收入变得较为稳定,这使得理性的管理者不会愿意去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反而更趋向于去追求例如更多的空余时间,更高的社会层级地位等其他的个人利益,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代理的成本。对于委托——代理理论而言,其旨在研究当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产生利益冲突的时候或者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应当如何去委托合理的契约来激励代理人,最终达到降低代理的成本的目的。而股权激励机制可以通过赋予管理人员一定数量的股份来使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的权益开始逐渐趋于一致,从而最终使代理成本降低,使得企业的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

(2)企业治理理论

在现代企业的制度中,企业治理是基于两权分离理论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组织架构,它旨在研究如何合理地授予以及如何去有效监督管理人员的权力。而两权分离理论认为现代企业的经营权是由职业的经理人控制的,而不是由企业所有者控制的。因为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效用函数不同,二者所追求的利益目标也不尽相同,从而会产生代理成本。为了解决相关的代理问题,防止管理者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的风险,要设计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来平衡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关系。企业的治理结构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价值目标,使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基于信托责任的背景下,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制度结构。企业中推行实施战略决策、经营管理与监督职能的三个内设机构分别为董事会、总经理与监事会。这三个机构之间会相互制衡,同时对企业股东大会负责,以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企业的治理结构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有关于对代理人的激励和约束问题。激励的目标在于实现提升代理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努力实现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而约束的目标是限制管理人员的企业控制权的同时,防止管理人员作出有伤害到所有者利益和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经营决策。股权激励机制是通过建立较为有效的剩余索取权激励机制和控制权配置机制额的途径,对企业管理者实现的长期激励,同时限制了管理者做出有损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它可以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2.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

第一种是以Jensen和Meckling(1976)为代表的认为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积极的影响,随后,Jensen和Murphy(1990)的研究也表明了,如果管理层开始持股会对其所在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很明显的激励效果。同样的Watts(1992)也研究过相关命题,公司的规模和管理者薪酬体系也存在一定联系,如果公司经营模越大,那么管理者就需要越高的薪酬激励水平。Mehran(1995)的研究发现公司经营绩效与管理人员持股比例所占多少呈现出了正相关的关系。在最近的研究中Jayaraman,Milbourn(2015)发现如果提高相关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会更容易有效的遏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人员谎报有关财务信息的行为,而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增加以股票为基础的激励行为,就会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

第二种的代表是Fama和Jensen,在1983年他们提出了“管理者防御假说”,在这个研究里,他们认为如果管理层持有的股份比例太高,就极有可能影响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等的有关决议,甚至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做出损害公司长期经营和发展的决策,从而进一步损害公司的价值。同样的Bebchuk和Fried(2003)也觉得股票期权的本身也是代理问题,其实也并不能有较为有效的激励作用。Benmelech(2010)在研究中也发现以股票为标的物的激励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管理人员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但是也会诱导管理层为自己的目的和利益着想,从而操纵股价,而做出不利于公司的投资决策的事情,更有甚者向董事会和股东大会隐瞒对公司发展不利的负面消息。Kadany和Yang(2006)通过研究企业的股权激励水平与绩效的关系得出结论,如果股权激励水平越高或者管理层操纵财务信息的动机性越强,越是容易不利于使公司的经营绩效提高。

第三种是以ewmsetz和Lehn(1985)作为代表,他们选取了1980年间美国的511家上市公司,研究分析了不同股权的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存在的影响,结果得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之后,Akimova,Schw6diauer(2004)选取了1998—2000年间202家乌克兰的大中型上市企业做为研究的样本,研究了公司的持股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持股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呈非线性。Xornett,Marcus和Tehranian(2008)在研究中加入了盈余管理变量,用来研究股权激励所产生的结果,随后发现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并没有显著关系。

(2)国内文献

在我国有关于公司股权激励与经营绩效关系之间的研究,也起始于上世纪的90年代。先平(1996)在研究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时提出,应当给予管理层一定数量的股份来降低监督的成本,从而能够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达到提升公司绩效的效果。国内的学者也主要有三种理论。

第一种:于立新(1998)认为,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发展中,产权激励与管理者激励得到相互的结合,能够通过使用授予管理者部分股权的方式来降低代理的成本。刘国亮、王加胜(2000)和俞鸿琳(2006)等人的研究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的持有股份的比例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王传彬、崔益嘉和赵晓庆(2013)等人认为,公司在股权激励实施后,其综合财务的指标比之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徐倩(2014)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在环境并不明确的条件之下,公司管理层的投资效率较低,投资不足与过度投资两者分别与环境并不明确的程度大小呈现出负相关和正相关的关系,而股权激励制度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管理人员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提升投资效率,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提高。

第二种:魏刚(2000)的研究结果发现,管理人员是否持股对企业经营额绩效带来的改变并不显著,当管理人员持股之后,在管理人员持有股份后更加容易趋向于去提升自身的福利等方面。在陈勇、廖冠民和王霆(2005)的研究结果中也清楚的表明,管理人员股权所持有的比例与其年度薪酬并不会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绩效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林大庞、苏冬蔚(2011)在研究股权激励机制与上市企业生产经营的绩效两者的关系时,他们引入了盈余管理这个变量,用来修正企业的经营业绩。他们发现在修正后,企业生产经营额绩效与股权激励机制两者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减弱,最终趋于不明显。刘广生和马悦(2013)认为,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环境还并不健全的环境下,实行股权激励机制的效果并不显著。王新、李彦霖和毛洪涛(2014)选取了2008— 2011年的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研究了国际化的经营下,在对管理层实施了股权激励机制之后带来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在国际化的经营过程中,上市企业对管理人员进行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并没有带来较为显著的成效。

第三种: 吴育辉(2010)研究了上市企业的股权激励机制的草案,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管理人员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中的考核指标体系的时候,都普遍存在着自利自惠的行为例如设立较为容易达成的考核指标,这些股权激励机制的激励作用非常局限,最终反而容易增加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导致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逐渐减少。杨英(2012)研究发现,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全部完备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管理人员持有企业股票数额的比例与其每股股票的收益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而随着管理层持有企业股票的比例逐渐提升,每股股票的收益则会逐渐减少。汪健、卢煜和朱兆珍(2013)的研究结果中表明,已经实施了股权激励制度的那些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并没有降低其代理成本,而企业的投资效率却开始逐渐降低。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590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