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分析的双一流高校建设方案文本评估研究

 2022-01-17 11:01

论文总字数:28444字

目 录

摘要 1

1绪论 3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1.1研究背景 3

1.1.2 研究目的 3

1.1.3 研究意义 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国外研究现状 4

1.2.2国内研究现状 5

2 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6

2.1词频分析 6

2.2相似度分析 6

2.3研究工具 7

3词频分析 7

3.1各高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分析 8

3.2 ESI学科关键词分析 9

3.3建设文本词频分析 10

3.3.1 总体高频词分析 10

3.3.2 关键词词频分析 12

4特征分析 13

4.1特征工程 13

4.2 相似度分析 14

5 热门学科评价研究 16

5,1 材料科学学科综合评价研究 17

5.1.1科研生产力 17

5.1.2学科影响力 17

5.1.3科研发展力 18

5.1.4科研创新力 19

5.1.5材料科学学科综合评价分析 19

5,2 化学学科综合评价研究 20

5.2.1科研生产力 20

5.2.2学科影响力 21

5.2.3科研发展力 21

5.2.4科研创新力 22

5.3热门学科竞争力综合分析 23

6 结论与建议 24

6.1 主要结论 24

6.2建议 25

6,3研究不足与展望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9

附录 30

基于文本分析的双一流高校建设方案文本评估研究

黄志宇

,China

Abstract:The "double first class"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pla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fter China's "985" and "211". It has a great impact on our future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ouble class" construction text of 18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ing the ESI subject data, using the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and the feature analysis, the similarity analysis is extracted by the word segmentation tool and Python, and the subject is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wo class" construction texts of the 18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ocused on innovation,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efinition of "first class", the overall converg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text, the lack of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on the basis of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Double first class; ESI; Econometric analysis; Feature analysis;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已经成为国家当前的迫切需求。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是高尖端科学研究、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培育的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而是人类文明进步、思考的重要源泉。中科院院士徐宗本教授认为:“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软实力的竞争,是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竞争[1]大学的责任,就是使国家繁荣昌盛。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培养出满足需要的创新者、劳动者和推动者。”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016年6月“211工程”与“985工程”文件一同失效。

2015年,政府把“双一流”战略视为“985工程”的任务延伸,“双一流”战略主要是针对“985工程”传统的建设模式进行调整。“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持[2]

“双一流”建设开展以来,我国各地方政府,各个“双一流”高校陆续公布了建设方案。“双一流”战略不同于原有的传统大学建设模式,针对建设方案文本的研究,可以在“双一流”建设初期找出建设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供一些参考。

1.1.2 研究目的

大学是关联了社会经济和国家政治机构的,人类接受高层次教育、进行原创性研究的高等学府,具有传承、融合、创新的特点。大学自诞生以来已有上千年历史,大学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大学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进行学术研究,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力。专家学者对大学发展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资源分配、政策导向提供参考,对于民众可以对国家“双一流”战略内容和各个高校建设方案有一定的了解[3]

随着教育部正式批复“双一流大学”,各个“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文本也陆续公布,通过对部分“双一流”的高校建设文本进行分析,建设文本中的关键词分析,再依据ESI全球前1%的数据。特征工程等,探究高校“双一流”建设文本中的侧重点,分析建设文本整体情况,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的提供参考和建议。

1.1.3 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拉开序幕,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建设双一流大学需要消除原来在“211”、“985”学校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其中,问题最大的莫过于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导致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985和211工程院校,可以优先得到国家经费的支持,国家也在政策上优先倾斜。“双一流”战略提出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个概念,这就摒弃了原来“985”和“211”工程带来的身份固化问题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4]。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的新的问题,新的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高校建设情况究竟如何,新的体系下资源如何分配。本文通过对18所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文本进行分析,分析建设整体情况,找出侧重点,为相关部门对高校建设政策、优化资源分配提供参考,具有现实意义。

经过“985”工程、“211”工程的建设,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大学依旧有不小的差距,一流大学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5]。在新一轮的“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应当汲取之前“211”、“985”大学建设的优势。一方面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同时还要突出中国特色。随着各大高校相继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各个高校公布的“双一流”建设文本指明了高校建设发展方向,制定了发展蓝图。通过对高校建设文本中的关键词分析,再结合ESI对高校前1%的学科建设,文本特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关于高等教育,主要为私立大学的建设。私立大学主要通过学费、捐赠和提供商业性服务进行发展,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布了莫里法,把教学和研究相结合,使得各个州农工学院迅速发展起来。[6]20世纪80年代,与硅谷合作的“科学园”出现,为科学创新,振兴经济做出重要贡献。191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学说,1938年麻省理工大学全面推行创新教育[7]。法国政府1984年制定高等教育法,要求高等教育机构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英国政府在1987年教育白皮书中指出高等教育必须与工商界保持紧密联系,促进企业发展。[8]1936年常春藤盟校正式成立,常春藤盟校之间保持密切联系,积极与其他大学进行交流,常春藤联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学联盟,拥有严格儒学标准和崇高的学术地位。

国外学科建设方面,对于学科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机构学科的形成、发展、学科分布和对于大学地位的提升上。2001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 中提出了本科课程安排问题。英国兰凯斯特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哈罗德通过对比分析欧洲、美国和日本同时期大学学科发展,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特点是多学科性。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特罗从社会角度,认为获得优秀的教师和著名教授,研究经费,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手段[10]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双一流”大学的研究从“双一流”这个概念提出开始,国内学者专家就展开了相关研究。

“双一流”政策文本关键词分析方面,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教育社会学家谢维和对建设文本的关键词分析主要有三点:一、“双一流”中“一流”是水平概念,而不是层次概念。“一流”表达的不止是办学水平一流,还有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一流。二、“世界一流大学”里的“世界”是具体概念,而不是抽象概念。建设出一批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大学,从而提高我国地区声望与地区领导力。三、“高等教育强国”是结构概念,不是排行榜概念[11]。一流高校建设不能依靠排行榜就中的大学数量,一个高等教育强国的整体质量取决于它的结构性优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康宁、苏慧斌通过对国家“双一流”建设政策分析,得出原有的“985”工程是传统大学建设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全球高等教育的趋势[12]。“双一流”战略是路径性的变革。

建设文本内容分析方面,吉林师范大学王鹏和张作灵通过系统比较24个地方政府“双一流”政策的颁布时间、颁布机构、文本名、结构、规划时间和建设目标。得出“双一流”建设文本地区间差异较大,但规划目标数字化特征明显,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地方政府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应该注重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优化、省域高校的科学分类、人才引进培养并重、政策设计的整体系统布局[13]。中国农业大学情报研究中心陈雨、李晨英通过对13个省份15个建设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的学科体系设置是一流学科主要分类依据,ESI前1%成为一流学科的主要评价指标[14]。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张茂聪通过选取6所不同省份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发现一流大学建设呈现出典型的“工程化”建设,其中主要以学科建设思维为统领,改革与建设共驱的特征[15]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844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